基本指标

 
 
 
 


42. 有效落实本科教学激励计划,学校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和工作评价符合以教学为中心的要求,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达到90%以上。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事故处理机制。

一、以成果为导向推进试点专业建设

卓越建校计划实施以来,学校推行“成果导向的教学”(Outcome-based Education,以下简称OBE)理念,即以预期学习成果来引领课程体系改革,更新教学模式,建立相应评价体系。根据OBE理念,学校制定建桥毕业生八项核心能力:表达沟通、自主学习、专业能力、尽责抗压、协同创新、信息应用、服务关爱、国际视野(以下简称“八项能力”)。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八项能力”形成“毕业要求”,下设若干指标点,每门课课程目标即细化的指标点。在此基础上,学校推进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达设计等13个市级、校级试点专业建设,并修订《上海建桥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手册》,在这些试点专业中选择部分专业参与试点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推进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工作。

 [市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一览表]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上课达到100%

2017-2018学年在岗的专任教师697人,其中正教授43,正高职称教师占6.75%,副高职称教师占24.68%,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正教授比例为72.09%。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事故处理机制完善

 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学校逐步建立实施了一系列教学质量评控制度,以确保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监控与反馈。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有:日常监督、专项教学评估、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考核监控等;教学质量分析的主要环节有:生源质量分析与跟踪、考试分析、学生学习力问卷调查分析、毕业班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等;教学质量改进的基本内容包括:制定纠正措施、制订预防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

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主要有:常规教学检查,主要包括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的常规性教学检查工作,以便及时总结经验与反馈各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专项教学检查主要包括:每学期组织开展的有关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试卷质量及存档材料的检查、两周实践教学检查、毕业实习检查、课堂教学规范检查等教学环节进行专项教学检查。

籍由上述工作,学校广泛收集掌握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学校管理制度执行状况等信息;学生信息员则不定期地向教务处反映本班课程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本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校院两级依据新修订的《上海建桥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管理规定》,对从各渠道反映出来的教学问题,通过教学整改通知单及教学事故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理。2017年,学校共回收信息员反馈意见表20份,处理教学事故16例。2018年,学校共回收信息员反馈意见表27份,处理教学事故14例。


 [受理后的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表]


学校注重常规自我评估机制,除了正常教学环节监测外,全面开展专业达标评估和选优评估,向社会发布年度教学质量报告。2017年,对我校10个专业进行专业达标评估;为迎接2019年的审核评估做准备201711我校向社会公开发布上海建桥学院2017度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对我校27个本科专业进行专业达标评估,经过自评、内审、外审27个本科专业全部按期达标,为迎接2019年的审核评估做准备;201811月,我校向社会公开发布2017-2018学年上海建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为了更有利于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认同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中引进了第三方评价机制,以便能够清醒认识自我,达到不断改进,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目的2017、2018年,已是连续第五、第六年聘请麦可思对已毕业学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


 [麦可思公司的毕业生调查报告]


四、持续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2017、2018年,我校进一步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通过市校两级的梯队建设质量工程的方式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发展。2017年度校级立项43项校级重点课程建,25本教材建设,申报7门全英语课程,7门课程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立项,2个项目获得上海市重点教学改革立项,1门课程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课程获得上海市全英语课程建设、1个专业获得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11项成果送教委参与市级教学成果奖评审。2018年度校级立项50项校级重点课程建,获评2个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门课程获得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1门课程获得上海市全英语课程建设、1个专业荣获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和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点,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2017、2018年,学校教务处进一步从选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规范每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参与2017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共419。其中,外聘教师165,占39%;专任教师254,占61%。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5,占42%;中级职称教师197,占47%;初级职称教师47,占11%,外教2参与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共473人,其中外聘教师189人,占39.96%,专任教师284人,占60.04%。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2人,占40.6%;中级职称教师238人,占50.3%;初级职称教师43人,占9%。每位老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助教等初级职称者不能单独指导学生,均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协助指导。

2017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毕业生共计2872,经检查,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良好。2017毕业设计(论文)除新闻系选题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外,其他专业选题基本做到一人一题,共计2859选题。从选题来源来看,来自科研的项目15,约占0.5%;来自生产实践的项目2063, 72.2%;其他选题781,占27.3%。从选题构成来看,来自生产实践项目的选题比例有所上升。总体来讲,近三年,来自生产实践项目等实践应用型选题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也说明今后选题的发展趋势会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将选题与企业项目挂钩,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2018届参与毕业开题工作的毕业生共计3040人,除新闻系、传播系、广告系52个选题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外,其他专业选题基本做到一人一题,共计2988个选题。从选题来源来看,来自科研、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调查的选题共1906, 63.8%。其中珠宝、艺术、信息学院来自科研和生产实践的选题数量占学院选题的比例均超过80%

2017、2018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整体情况较好,学生成绩优秀。2017届,90分及以上125,占总人数4.4%80-89分,1189人,占41.4%70-79分,1280人,占44.6%60-69分,242人,占8.4%因其他原因延期及答辩不及格人数为36人,占1.3%。2018届,90分及以上125人,占总数的4.1%80-89分,1237人,占40.7%70-79分,1419人,占46.7%60-69分,210人,占6.9%;不及格及延期人数为49人,占1.6%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2017届开始,所有毕业论文都进行学术不端检测,重复率高于30%为不通过。2017届共有2020毕业论文参与检测,第一次检测404篇毕业论文不合格经修改后,二次检测中369篇通过检测,35篇毕业论文未通过检测。除艺术设计、新闻传播、珠宝学院等毕业设计类作品,2018届其他专业共2421篇毕业论文参与学术不端检测,每位学生给予两次检测机会,重复率均大于等于30%的为不通过,第一次未通过478篇,第二未通过需延期答辩的13篇。

实践教学方面,教务处根据卓越建桥计划,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规划,着重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校外实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课内实践实验课程591,独立设置实践及实验课260,集中实践课程206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课内实践实验课程704,独立设置的实践实验课程253,集中实践190。从实践课程的抽查情况来看,实践课程基本能按照教学计划按时进行。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共开设课内实践实验课程572门次,独立设置实践及实验课215门次,集中实践课程301门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共开设课内实践实验课程775门次,独立设置的实践实验课程209门次,集中实践245门次。从实践课程的抽查情况来看,实践课程基本能按照教学计划按时进行。

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20176月,我校举行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暨创新学院揭牌仪式,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学院的组成和职能”“加强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政策资金支持”等四个方面明确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计划和任务要求。教务处也在2017积极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激发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潜能,2017共申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其中创新项目59项,创业项目212018年共申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项,其中创新项目56项,创业项目24项,共有283名学生参与“双创”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以来,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增开创新创业选修课,还将信息化教学形式引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MOOC等在线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开设课程包含《创新工程实践》、《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创业企业战略与机会选择》、《易学实用的创业管理》、《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模拟》、《创业计划》等。据统计,2017年我校共开设78门次创新创业类课程,接纳7439人学习。其中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37门次,有4289人选修相关课程;商学院和艺术学院等学院开设专业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39门次,接纳2226人学习。2018年共开设149门次创新创业类课程,共接纳15415人学习。其中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33门次,有6873人选修;其他类创新创业课程(职业发展、就业指导、专业特色课程及实践课程)共116门次,接纳8542人次学习。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相关竞赛,注重发挥竞赛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作用,以赛促学。2017年,学生在创新创业相关竞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共84个团队178人次在创新创业类竞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获奖33项,55人次;市级获奖31项,43人次。2018年,共145个团队、累计378人次在创新创业类竞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47项,116人次;市级获奖89项,236人次。同时,学校创业指导中心积极发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孵化作用,到目前为止成功孵化超过三十家创业公司。

2017年上半年(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督导参与听课243门次课程,其中59 门次优,153 门次良,26 门次中,3 门次合格,1门不合格,优、良、中、差分别占听课课程比例的 24.4%63.2%10.7 %1.3%0.4%2018年上半年(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督导参与听课115门次课程,其中 24门次优,65门次良,25 门次中,1门次合格, 0门不合格,优、良、中、差分别占听课课程比例的20.8 %、56.5 %、21.7 %、0.8 %、0%。

2017年上半年(2016-2017-2学期),共218 门次课程被同行评价,其中 164门次优,47 门次良,7 门次中, 0门次差,优、良、中、差分别占听课课程比例的 75.23 %21.56 %3.21%0 %2018年上半年(2017-2018-2学期),共543门次课程被同行评价,其中428门次优,101门次良,12 门次中,2门次差,优、良、中、差分别占听课课程比例的78.82%18.60%2.21%0.37%

2017年上半年(2016-2017-2学期),共892门次参与学生评教,评教结果525 门次课程为优,357 门次课程为良,10门次课程为中,0 门次为差,优、良、中、差分别占听课课程比例的 58.86%40.02%1.12%0%。五学年在校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平均分为: 91.5793.4190.889.1289.952015学年平均分之所以下降与评教指标的调整有很大关系。2018年上半年(2017-2018-2学期),共1134门次参与学生评教,评教结果658门次课程为优,455 门次课程为良,20门次课程为中,1 门次为差,优、良、中、差分别占听课课程比例的 58.02%40.12%1.76%0.09%。五学年在校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平均分为: 93.41、90.8、89.12、89.95、89.78。总体而言,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比较满意。


43. 学校语言文字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标

在全校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宣传氛围,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增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法制意识,促进学校语言文字环境的持续改善。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2017-2018学年持续开展本校内“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等活动。


44. 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机制,服务国家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学校根据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主动适应上海、浦东以及临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通过实施卓越建桥计划,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落实校企协同育人、差异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学科优势特色逐步彰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国际商务:依托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等本科专业,建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有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重点课程4门,上海市本科教学团队1个,公开出版专著2部、应用型本科专业教材5部,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上海市重大内涵建设(重点)项目4项、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2项,上海市晨光项目、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近20项,承接企业横向课题多项,科研成果丰硕。近3年中,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总计获得72项奖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物流职业知识技能大赛本科组一等奖1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2项,上海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类专业(国际商务)营销师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1项。下一步,商学院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需求,为开展“一带一路”商务为特色的国际商务硕士培养做好准备,为培养跨国经营管理、国际贸易投资、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法律、国际商务谈判等上海市紧缺人才作出贡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依托信息技术学院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以及智能终端与移动应用和大数据与信息安全两个研究所。经教育部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国家本科综合试点改革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进行合作招生培养。学院与一大批企业围绕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教学团队及国际化办学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紧密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4项,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重点课程11门。学生在历年全国、全球MOS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上海市嵌入式系统设计比赛、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全国数字媒体专业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三维创意大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得突出成绩。本专业与行业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础,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和互联网+智能制造2025创新基地。下一步,学院将以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结合城市网格建设与管理的需求,与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图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弘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在智能终端与移动应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大数据与网络安全技术等方向和领域,为培养计算机领域的工程硕士做好准备。

机械工程:机电学院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汽车服务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培养的应用型工科专业人才均为社会需求旺盛、人才紧缺的专业人才。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建有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校内机电实验中心(其中包括国家示范性数控实验实训基地),1000多平方米的汽车实训中心,设备先进的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实验室,总投资达到近4000万元。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近几年来,学生累计获奖30余项,其中上海市第四届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TI杯)三等奖1项,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团体三等奖1项,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一等奖1项,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二等奖1项,第五届“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大赛团体二等奖1项,个人二等奖6项等。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名单,上海建桥学院被确定为全国17所试点院校之一,也是上海市唯一入选试点院校,该计划将联合中兴通讯、ABBGEFANUC、菲尼克斯等全球领先制造企业与中国高校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展开全面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大学+产业”模式,建“超级数字化工厂模拟平台”(智能制造实习工厂)、“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加快高校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应用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价值链创新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下一步,学院将以该计划为载体,对接快速发展的机器人市场需求,为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做好准备。

学校以“地方性、应用型”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上海和浦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临港地区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第一线,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取得了突出成绩。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年上海市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上海建桥学院位列上海高校第一名,全国民办大学第13位,综合类院校第6名,跻身“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行列。

学校秉承服务社会的理念,以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为宗旨,积极探索校、企、研、政四位一体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和人才、技术、资源共享机制,使教学与生产、科学研究、管理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尤其是立足临港地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逐步展开深度合作。目前正在承担不同领域横向课题20余项,其中包括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担的《转子加工过程的监控信号与刀具磨损分析》、上海园洲供应链管理有限的《跨境B2B业务供应链整合及扩张的对策研究》等,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2015年中国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中,上海建桥学院位列全国排行榜第16位,在上海民办高校中名列首位。


佐证材料:


01. 建桥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doc


02. 上海建桥学院科研推荐申报一览表.xlsx


03. 上海建桥学院科研立项一览表.xls


04. 上海建桥学院结项一览表.xls


05. 上海建桥学院科研项目年度完成情况.xls


06. 上海建桥学院科研经费使用情况.xls


07. 上海建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doc


08. 上海建桥学院学风建设机构.docx


09. 上海建桥学院学术规范制度.docx


10. 上海建桥学院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docx


11. 2016-2017年度学风建设工作报告.docx


12. 附件:上海建桥学院2016-2017年度信息公开对照清单.docx


13. 2017年重点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通知.docx


14. 上海建桥学院2017年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xlsx


15. 2018年重点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通知.doc


16. 2017年实训实习人数及建立合作关系年份.xlsx


17. 关于2017年国家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考前培训的通知.docx


18. 2017届毕业生汉字应用水平考试和大学英语校内水平考试计划安排表.xls


19. 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报名工作的通知.docx


20. 2018年毕业生汉字应用水平和大学英语校内水平考试计划安排表.docx


21. 关于2018年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考前培训的通知.docx


22. 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报名工作的通知.docx


23. 关于组织2017年普通话水平自费测试的通知.doc


24. 关于领取2017年普通话自费测准考证的通知.docx


25. 关于领取2018年普通话自费测准考证的通知.docx